潮汕地區,是指廣東潮汕語系地區,主體是潮汕三市(汕頭、潮州、揭陽),地處粵東腹地。前身是管轄潮汕地區的潮州府、汕頭市,1991年汕頭市分治為今汕頭、潮州、揭陽三個地級市。潮汕三市涵蓋10區4縣1縣級市普寧,總常住人口1300多萬,總面積10918平方公里,接近溫州面積(11612平方公里)。
潮汕舊稱潮州,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是粵東地區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海西經濟區重要部分,有“嶺海名邦、南國邦郡、海濱鄒魯、文化櫥窗”之稱,是潮汕文化的發源地、興盛地。是著名的旅遊勝地,有美食之鄉、名茶之鄉之稱,潮菜三次被官方指定作為中國飲食文化唯一代表參與世博會。
潮汕自古是海絲重鎮和廣東第二大城市,古代海絲文化發源地之一,大量的瓷器、茶葉、絲綢、紅糖、工藝品通過海路運往世界各地。明代沉船“南澳1號”已發掘。
潮汕是中國重要的亞洲玉都、中藥名城、紡織、五金、不鏽鋼、日用陶瓷特色產業基地,汕頭11個淘寶鎮位居廣東第一。
潮汕是著名的華僑之鄉,港澳台同胞祖籍地之一,潮汕民系是世界上分布範圍廣泛、影響深遠的漢族族群,自古在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藝術領域有著極高成就,上世紀初被泰國國王稱為東方猶太人。
潮汕是吳南生、達信、陳文雄,連瀛洲、陳弼臣、李嘉誠、黃光裕、馬化騰,饒宗頤、許滌新、肖灼基,張明瑞、林重慶,李宏平、許銀川,鄭秀文、楊千嬅,戴龍、蔡瀾的故鄉。
潮汕1991年後發展滯後,2013年政協委員建言合併,百餘名委員聯名支持。
基本介紹
中文名:潮汕地區(潮州地區)外文名:Teochew/Chaoshan area代稱:潮州三陽 潮州八邑 潮汕三市代表人物:吳南生 李嘉誠 饒宗頤 蔡翹 蔡瀾古稱別稱:潮州 海陽 潮陽 揭陽 義安高等學府:汕頭大學 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 韓山師範學院潮汕人口:1400萬以上(汕頭、潮州、揭陽)地區面積:潮汕三市面積1.09萬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廣東東南沿海地區氣候: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地區產業:醫藥、玉、五金、電商、服裝所屬省份:廣東省文化隸屬:潮汕文化(潮州文化)文化符號:潮語、潮菜、潮商等精神標誌物:功夫茶,紅頭船,潮汕善堂等地區GDP:2017年三市GDP5577.19億人民幣
歷史沿革,名稱來由,建制沿革,地域辨析,行政區劃,潮汕三市,分治爭議,軍事經略,自然地理,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土地資源,海洋資源,礦產資源,人口民族,當地人口,華僑人口,民族,經濟概況,綜述,產業,當地上市公司,中國馳名商標,著名人物,軍事政治界,經濟商業界,社會科學界,自然科學界,藝術界,體育界,歷史文化,潮汕方言,災難歷史,海絲文化,飲食文化,宗教信仰,劇曲,音樂,舞蹈,民俗,節日,民藝,旅遊名勝,綜述,國家A級旅遊景區,海島國家森林公園,全國重點文物,全國旅遊示範點,國字號風景名勝,國字號特產,社會事業,體育事業,高等教育,交通運輸,城市榮譽,對外交流,友好城市,潮汕社團,
歷史沿革廣東省潮汕地區自古同屬一個市行政區,秦漢三國名稱揭陽縣,隋、唐、宋、元、明、清、民國初歷代名稱潮州府,當代原稱汕頭市,1991年汕頭市分治為今汕頭、潮州、揭陽三市。名稱來由“潮州”名稱起源於隋文帝開皇十一年(591年)以原義安郡地設定的潮州。取“在潮之洲,潮水往復”之意,潮汕在隋、唐、宋、元、明、清、民國初歷代名稱潮州,今港澳台和海外仍稱潮汕為潮州。“潮汕”名稱起源自中國近代第一條民營鐵路潮汕鐵路1904 年的興建,廣為人知自1907年孫中山領導的潮汕黃岡起義,廣為使用是在1991年原汕頭市分治為今汕頭、潮州、揭陽三市之後。建制沿革潮汕自古同屬廣東潮州府,是粵東首邑,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見諸史載已有2200餘年。·上古舊石器時代,潮汕已有人類居住繁衍。新石器時代,潮汕南澳象山文化遺址距今約8000年,是早期南方海洋文化的代表。·先秦夏商屬海陽國(南甌國)境;商代屬南越地;西周為揚越地;春秋戰國屬百越地。·秦漢秦漢三國屬南海郡揭陽縣,古揭陽縣境今廣東潮汕三市、梅州、陸豐及福建漳州的雲霄、東山、詔安、漳浦、平和5縣一帶。·晉代東晉義熙九年(413年),古揭陽縣境設定義安郡,析海陽縣北部設定義招縣,義安郡統領海陽、潮陽、海寧、綏安、義招5縣,郡治海陽縣(今潮州),義安郡便是潮州(今潮汕)的前身。·隋唐隋開皇十一年(591年),原義安郡境設定潮州,隸屬廣州總管府,潮州統領海陽、綏安、海寧、潮陽、義招、程鄉6縣,州治海陽縣。取“在潮之洲,潮水往復”之意。唐承隋制,仍稱潮州,隸屬嶺南東道,潮州統領海陽、潮陽、程鄉3縣。唐天寶元年(742)改稱潮陽郡,至唐乾元元年(758),復名潮州。中期曾隸福建爾後復隸廣東。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割泉州南部和潮州部分合置福建漳州。· 宋元宋代仍稱潮州,隸屬廣南東路,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析潮州海陽縣復置揭陽縣,潮州統領海陽、潮陽、揭陽、程鄉4縣,程鄉縣聚居客家人,潮州下轄的海陽、潮陽、揭陽3縣合稱“潮州三陽”。元至元十六年(1279 年)改潮州為潮州路總管府,隸屬廣東道,潮州路仍領4縣,仍轄“潮州三陽”。·明清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改潮州路為潮州府,隸屬廣東布政司,統領海陽、潮陽、揭陽、程鄉4縣,縣邑擴容,“潮州三陽”析置了饒平、惠來、澄海、普寧、大埔,程鄉縣析置了平遠、鎮平2縣,崇幀六年(1633年)潮州府共轄11縣,程鄉、平遠、鎮平3縣聚居客家人,故海陽、揭陽、潮陽、饒平(別稱饒陽)、惠來(別稱葵陽)、澄海(別稱蓮陽)、普寧(別稱洪陽)、大埔(別稱茶陽)8縣合稱潮州八邑。清承明制,仍稱潮州府,仍領11縣,隸屬廣東省。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原潮州府下轄的程鄉縣、平遠縣、鎮平縣3縣與興寧、長樂2縣另設立嘉應州,合稱“嘉應五屬”。析置嘉應州後,潮州府共轄8縣。清乾隆三年(1738年)析潮州府海陽縣、揭陽縣、大埔縣三縣地合置豐順縣後,潮州府共轄九縣,大埔縣聚居客家人,故潮州府下轄的海陽、潮陽、揭陽、饒平、普寧、惠來、澄海、豐順8縣合稱潮州八邑。清鹹豐八年(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天津條約》定潮州府澄海縣鮀浦司沙汕頭通商口岸,清鹹豐十年(1860年)汕頭港開埠。·民國民國初,改潮州府置潮州安撫使,隸屬廣東省,駐汕頭。1914年設潮循道,道治汕頭,曾一度改駐潮州城。1921年,汕頭市政廳成立,與澄海縣分治。1936年改設為廣東省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當代新中國成立後,設潮汕專署、粵東行政公署,均駐潮州城,隸屬廣東省。1950年3月15日成立汕頭市人民政府。1955年9月,行署治所從潮州城遷往汕頭。1956年改粵東政區設為汕頭地區專員公署,治駐汕頭市,汕頭地區管轄潮安、潮陽、揭陽、饒平、惠來、大埔、普寧、澄海、豐順、南澳、海豐、陸豐、梅縣、興寧、五華、蕉嶺、平遠、鎮平18縣和汕頭市。1968年成立汕頭地區革命委員會,治駐汕頭市,汕頭地區轄潮安、潮陽、揭陽、揭西、澄海、普寧、饒平、惠來、南澳、陸豐、海豐11縣和汕頭市。1981年10月汕頭市郊龍湖劃出22.6平方公里土地建立經濟特區。1983年改汕頭地區設為汕頭市,同年9月海陸豐改屬惠陽地區(1988年1月海陸豐設今汕尾市),汕頭市管轄潮安、潮陽、揭陽、揭西、澄海、普寧、饒平、惠來、南澳9縣和汕頭市,轄境今汕頭、潮州、揭陽3市。
1991年經濟特區區域擴大到整個汕頭市區,同年12月汕頭市分治為今汕頭、潮州、揭陽三市,即潮汕三市,港澳台和海外仍稱潮汕為潮州。地域辨析· 潮汕三市潮州八邑潮汕三市的前身是隸屬潮州府的海陽、揭陽、潮陽、澄海、普寧、惠來、饒平和豐順8縣,合稱潮州八邑,歷代隸屬潮州府,地理相連、歷史相承、文化相同,是今潮汕三市和梅州市豐順縣,潮州府轄九縣(還有一個是大埔縣),均是從宋元潮州三陽析置,均有〖陽〗之稱。· 梅州市 嘉應州梅州市前身是梅縣地區,轄梅縣、興寧、大埔、豐順、五華、平遠、蕉嶺共7縣。1956年-1965年興梅7縣屬汕頭。· 汕尾市海陸豐汕尾市的前身是隸屬惠州府的陸豐與海豐2縣,合稱海陸豐,歷代屬惠州十屬,1958年-1983年屬汕頭。行政區劃潮汕三市潮汕地區主體是潮汕三市(汕頭、潮州、揭陽),汕頭市管轄澄海(現分澄海、金平、龍湖3區)、潮陽(現分潮陽、潮南、濠江3區)2邑和南澳縣(原屬饒平邑),潮州市管轄饒平(南澳縣以外)和海陽(現分潮安、湘橋2區)2邑,揭陽市管轄揭陽(現分榕城、揭東、揭西2區1縣)、惠來、普寧3邑。基於潮州八邑歷史原因,今豐順縣南部和陸豐市東部仍有潮汕人。潮汕三市涵蓋10區4縣1縣級市普寧,總面積10918平方公里,接近溫州市陸域面積(11612平方公里)。潮汕三市行政區劃地級行政區行政區劃數縣級行政區面積(平方公里)政府駐地備註潮州八邑汕頭市6區1縣金平區109金砂路澄海龍湖區104龍湖北路澄海區345文冠路濠江區135府前路潮陽潮陽區668文光街道潮南區596峽山街道南澳縣108後宅鎮南澳潮州市2區1縣湘橋區153鳳新街道潮安潮安區1261庵埠鎮饒平縣1732黃岡鎮饒平揭陽市2區2縣1市榕城區182新興街道揭陽揭東區684曲溪街道揭西縣1279河婆街道惠來縣1207惠城鎮惠來普寧市1620流沙北普寧總面積10182註:根據當地政府官網整理分治爭議潮汕分開,隨即引起了爭議。知名海外華僑莊世平便說“要合起來桃園三結義,不要三足鼎立”。潮汕1991年後發展滯後,2013年委員連續兩年提案全國兩會 誓要潮汕合併,百餘名委員聯名支持。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香港中國商會主席陳經緯在其2014年兩會提案中指出,潮汕經濟發展的嚴重滯後,與三市分置的行政格局關係重大。潮汕地區不合理的行政區劃設定帶來的經濟、社會發展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一、一分三的行政區劃設定,激化了當地社會矛盾,不利於潮汕三市整合資源健康發展。尤其嚴重的是,這樣一種惡性競爭環境讓原本人緣相親、文緣相通、商緣相聯的潮汕地區內部滋生重重矛盾,這一點表現得尤為突出。而在其他很多產業布局方面,潮汕地區的尷尬情況也是類此。如果能消除三市之間的行政壁壘,則不僅能化解諸多領域現存矛盾,而且可以在不影響現有配套格局的情況下讓資源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
二、行政壁壘帶來空間的割裂和資源的分散,使得當地區位優勢、特區優勢和僑鄉優勢無法正常發揮。自上世紀90年代初大汕頭市被拆分為汕頭、潮州、揭陽三市以來,行政區劃壁壘讓原本一體的資源被割裂,三市“各掃門前雪”、各自為政的三市惡性競爭、重複建設,能量內耗、資源浪費現象嚴重,使得整個地區產業布局、規劃不合理,且基礎設施配套嚴重落後,難以形成僑鄉優勢和有效對接外來投資的發展平台。三、行政壁壘將潮汕文化圈人為割裂,造成人心渙散、凝聚力盡失,不利於海內外潮汕籍人士的精誠合作。潮汕“過去在海外,潮汕社團都是一家人。現在一家人變成了三家人,社團也分裂開了。潮汕社團回到家鄉,看到三個平級的市,一個‘主心骨’都找不到。潮汕地區的拆分,不僅是空間的割裂,也在文化心理上對海外潮汕人形成了強烈的衝擊。面對一拆為三的家鄉,潮汕社團在整合資源和力量時,也往往面對尷尬。引借僑力的意願也打了大折扣。此外,三市並立的壞處還在於,沒有大的規劃布局。潮汕本來是一個整體,拆分後從規劃上沒有辦法做一個大氣的規劃,反而出現了很多重複建設。地方小了,格局就會小,力量也會小,來投資的企業就少;企業少,負擔就會重、成本就會高。比如一個地方需要企業貢獻100萬元,100家企業的話,1人1萬就好了;如果只有10家企業,那就要1人10萬。成本會加大、負擔會加大,企業就會失去競爭的優勢。範圍大了,總體規劃才能大氣,才可以引進大項目、幹大事。現在的三個市,因為有行政壁壘,個個都是‘麻雀雖小要五臟俱全’,規劃不出大的發展格局,重複建設又多。“潮汕分市以後,大家都在爭粵東中心城市,大家跳過十公里就能到海里去,為什麼要局限在這一個湖裡面爭呢?整個潮汕地區的問題,都需要一個大格局的定位來廓清發展思路,如果潮汕地區不能放眼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定位,那復興也無從談起。近年來,廣東省委已意識到發展中的問題,提出了潮汕三市同城化發展思路。要從根本上改變潮汕地區當前的困境,實現地區資源的深度整合,離不開三市間行政壁壘的徹底打破。否則諸多構想最終都難以落到實處。軍事經略潮汕南瀕南海,面向台灣,北回歸線與中國大陸海岸線的相交處,是廣東距離台灣最近的地方,素有“嶺東門戶、華南要衝”之稱,是歷代王朝海域軍事和經略台灣的兵家必爭之地。鄭和秦始皇在潮汕設定揭陽戍;隋朝從潮汕(義安)遠征台灣大獲全勝;明朝潮汕南澳屬鄭成功藩地並從南澳出發收復台灣;清朝在潮汕設南澳總兵,管轄閩南、台灣、粵東海域軍事;第二次鴉片戰爭天津條約定潮州府澄海縣沙汕頭為通商口岸。潮汕南澳縣是廣東省惟一的海島縣,距高雄162海里,處於高雄、廈門、香港三大港口的中心點,距太平洋國際主航線僅有7海里,素有“潮汕屏障、閩粵咽喉”之稱。南宋皇帝、南明監國魯王、航海家鄭和、民族英雄戚繼光、鄭成功、劉永福到過南澳,留下了古宋井、招兵樹、雄鎮關等歷史遺蹟。 在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舉措的時代背景下,潮汕的地理位置對於祖國統一具有戰略意義。自然地理潮汕地處海陸互動作用地帶,地質條件優越,且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優勢明顯,境內雖有土地肥沃的潮汕平原,但土地資源極為稀缺,常有颱風與地震威脅,生存不易,而且地少人多。
地理位置潮汕地處粵東沿海,台灣海峽西岸,閩粵台三省交界。地形地貌“潮之州,大海在其南,群山擁其北”潮汕三面環山,南面朝海,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地貌上以平原為主,潮汕平原上有韓江,榕江,練江,三江匯聚,土地肥沃。土地資源潮汕三市土地總面積10918平方公里。在2011年宣布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中,汕頭人口密度位居廣東全省第三,達到每平方公里2611人,其中金平區人口密度甚至達到每平方公里7457人,遠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土地資源極為稀缺。汕頭市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550人,相當於全省的4.5倍;人均耕地面積0.1畝,相當於全省的三分之一;人均淡水資源量368立方米,相當於全省的20%、全國的16%。海洋資源海洋水產資源主要有龍蝦、對蝦、石斑魚、海鰻、牡蜊、海馬、泥蚶、紫菜等。有著超過500公里的綿長海岸線,多優良港灣。 汕頭市可供開發的港口有103處,僅南澳島可供開發的深水港就有7處,市區的珠池、馬山、蘇埃、廣澳等4處港址可建1—10萬噸級碼頭泊位69個。汕頭礐石大橋礦產資源礦藏種類近20種, 礦產以錫最多,在李四光教授的亞洲地質圖中屬南嶺成礦帶。人口民族潮汕地區是潮汕人的發祥地,潮汕人也稱潮州人。常住本地約1000多萬,國內其他地區1000萬,遷居海外2000多萬。當地人口潮汕地區是廣東省人口稠密的地區之一。汕頭市2017年末,全市戶籍人口565.44萬人,常住人口560.82萬人。潮州市2016年末,全市戶籍人口273.98萬人,常住人口264.6萬人。揭陽市2016年末,全市戶籍人口697.05萬人,常住人口609.4萬人。華僑人口潮汕是著名的僑鄉,自古是中國最大的移民口岸之一。廣府歸僑僑眷有800萬人,潮汕歸僑僑眷有700萬人,客家歸僑僑眷有500萬人。海外華人華僑中潮汕籍人士占近三分一,在海外、港澳台有超千萬潮汕籍華人華僑同胞,特別是在東南亞國家,社會上層人士中的絕大多數都為潮汕籍人士,在地區和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領域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影響力。潮汕是港澳台同胞的重要祖籍地之一,香港旅遊發展局公布,祖籍潮汕的香港人有120多萬占2成。潮汕是廣東本地著名的漢族民系之一汕頭市港澳台同胞和旅外華僑約500萬人,歸僑、僑眷200萬人。潮州市港澳台同胞和旅外華僑約230萬人。揭陽市港澳台同胞和旅外華僑約320萬人,歸僑、僑眷180萬人。民族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9.99%以上,另有少數的畲族等少數民族。經濟概況綜述潮汕地區自古為中外尤其是中國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重要商貿口岸。作為粵東、閩西南、贛南地區進出海口、主要交通樞紐和商品集散地的中心,曾經是廣東經濟的第二增長極,汕頭是我國最早成立的經濟特區之一。一直到改革開放前,汕頭還是廣東僅次於廣州的第二大城市。
2017年潮汕三市實現生產總值(GDP)5577.19億元,2017年溫州市實現生產總值(GDP)5453.2億元。產業汕頭市榮獲國家八部委授予的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目前廣東省淘寶村和淘寶鎮皆位居全國第二。廣州、汕頭、揭陽、佛山的淘寶村數量位居全省前三位(揭陽與汕頭並列第二),汕頭11個鎮入選為淘寶鎮位居省內第一,汕頭淘寶村是全國十大淘寶村群集。澄海區入選十大最美城鎮。潮州市被國家旅遊局授予“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是著名的旅遊勝地,自古有“到廣不到潮,枉費走一遭”之說。潮安區2018年被授予“中國十佳特色文化旅遊名區”稱號。鳳凰鎮2017年獲得“全國十大魅力茶鄉”,是鳳凰鎮繼獲得“全國文明鎮、中國烏龍茶之鄉、中國名茶之鄉等殊榮後的又一國家級榮譽,彩塘鎮獲得中國五金製品協會授予“中國不鏽鋼製品之鄉”。揭陽市2005年被亞洲珠寶聯合會授予“亞洲玉都”,被中國五金製品協會授予“中國五金基地市”,2011年被中國塑膠加工工業協會授予“中國塑膠時尚鞋之都”。揭西縣被評為國家級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空氣品質常年達到國家一級標準,2015年全縣旅遊接待803萬人次,五年年均增長39.5%;旅遊收入42億元,年均增長78.8%,農業“一鎮一品”工程深入實施;獲評2015年廣東大眾電商創業十佳縣,金和鎮成為全省首批8個“網際網路+”培育小鎮之一。惠來縣2006年被中國能源協會授予“中國能源工業大縣”。普寧中藥材專業市場是國家定點中藥材專業市場之一、中國中藥材價格指數採集與發布地。日均上市達1000多個品種,主要經營貴細藥材,年貿易成交額達20多億元。是“全國中藥材專業市場的示範點”、“中國中藥名城試點城市”。普寧被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授予“中國紡織產業基地市(2016年~2018年)”稱號。當地上市公司僅汕頭市新三板掛牌企業56家,汕頭市上市公司32家:超聲電子、宜華木業、宜華健康、東方鋯業、南洋股份、奧飛娛樂、互動娛樂、潮宏基、萬順股份、黑牛食品、凱撒股份、太安堂、眾業達、金剛玻璃、驊威股份、群興玩具、西隴化工、金明精機、東風股份、猛獅科技、萬澤股份、光華科技、天際股份、金髮拉比、邦寶益智、宏輝果蔬、美聯新材、英聯股份、拉芳家化、聯泰環保、實豐文化、名臣健康,包括“中國木業第一股”宜華木業、“中國動漫第一股”奧飛動漫、“國內女裝第一股“凱撒股份”等,A股上市公司的總市值超過1100億元。中國馳名商標汕頭市有中國馳名商標29件:雅倩、YIHUA、蒂花之秀、AULDEY、拉芳、凱撒、雅嘉、HUAWEI、南nan、威豹、佳雪、聯泰、金萬年、CXL(西隴化工)、黑牛、QUNXING、紫薇星、琪雅、寶克、鈹寶、潮宏基、亨得利、全宇、雅格、天際、正超、蕾琪、飛輪、騎光,廣東省著名商標213件,廣東省名牌產品(工業及服務業)109個。潮州市順發牌壓力鍋獲鎝“中國名牌產品”稱號。揭陽市普寧國際服裝城中國馳名商標“群豪”、“名鼠”、 “雅爵”,以及“萬康”、“萬富”數百個知名品牌雲集。
著名人物軍事政治界廣東原省委書記、深圳原市委書記兼市長吳南生,中共中央黨校博士生導師,黨建部原主任陳登才,現國家財政部部長 劉昆,現國家人社部部長、黨組書記、中央紀委委員張紀南,外交元老柯華,廣東省委書記林若等。泰國吞武里王朝開國國君達信大帝(鄭信)經濟商業界3位潮籍世界華人首富:陳弼臣、李嘉誠、馬化騰。陳慈黌、蟻光炎、鄭午樓、連瀛洲、莊世平、林百欣、謝國民等。潮汕人口雖僅有4000萬人, 占比全球人口不到0.50%,但是,據統計,東南亞、歐美各地華人首富幾乎全部是潮汕人。在泰國潮人達到500多萬,並在政治上發揮著巨大作用。有媒體統計,在2000年香港股市40%的市值為潮汕人所有。2015年有34位潮汕人登入福布斯全球華人富豪榜,其中最富有的11人坐擁6000億元財富。潮商被譽為華商第一族。社會科學界唐宋潮州八賢、明代潮州八賢、明代潮汕三傑,我國當代著名的辭賦家、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主編、央視發現之旅總策劃陳少慈,受聘為50多所大學教授的國學泰斗饒宗頤,著名經濟學家、革命家許滌新,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肖灼基、著名作家秦牧等諸多傑出人士。被國務院批准命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至少有33人。自然科學界至少64位潮籍中國院士和10位歐美國家院士。中國石油化工業的奠基人侯祥麟,中國生理學奠基人蔡翹,英國皇家農業工程院院士的孫大文,“世界人工細胞之父”張明瑞,獲得諾貝爾風標引文桂冠獎的分子生物學家盧煜明,“現代半導體封裝之父”汪正平,獲加拿大勳章的世界頂級癌症專家林重慶,發現世界最小粒子“頂夸克”的物理學家吳欣。藝術界世界華人健康飲食協會榮譽主席、央視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節目總顧問蔡瀾,法國廚皇會和世界華人健康飲食協會名譽主席戴龍,世界三大東方指揮家朱暉,五次榮獲“世界攝影十傑”華夏攝影界“三老”陳復禮,中國電影之父鄭正秋,新中國人民電影教育事業奠基人陳波兒,“世界級電影宗師之一”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蔡楚生,3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3次金馬獎最佳導演獎杜琪峯,威尼斯和柏林電影節等最高獎最佳導演獎蔡明亮等。體育界潮籍世界冠軍:李宏平、李德亮、李巧賢、孫淑偉、肖燕娟、林媛霞、池美蘭、胡佳、蔡玉燕、吳明鴻、許澤煒、黃浩佳、林躍、張雁全、謝思埸,陳麗娜,陳育娟,吳偉歡,許銀川,羽毛球冠軍傅海峰,張德培,陳惠敏、陳侖,蔡炎書,張惜香、張惜香,蔡俊成,胡恩勇,陳運鵬,章漢強等。歷史文化潮汕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被列入國家級的非遺名錄達46項(占廣東非遺總數的四分之一),列入省級名錄的達132項。潮州文化具有蘊涵濃郁的中古遺風,被漢學家譽為“中原文化的典櫥”,自宋代以來享有“嶺海名邦、南國邦郡、海濱鄒魯、文化櫥窗”等美譽。著名的北宋詩人陳堯佐稱譽潮汕是:“海濱鄒魯是潮陽”;當代著名作家老舍作詩稱“渴慕潮汕幾十秋”。2016年非遺國展上,廣東省文化廳委託汕頭市文廣新局組織代表團參展,來自潮汕的11個非遺項目成為廣東非遺項目的代表,在現場中一展風采。
潮汕方言潮汕人以潮州話為母語,潮州話又稱潮汕話(拼音:Tiô-chiu-oē;英文:Teochew dialect),國際語言代碼是ISO639-6MIN,是知名度比較高的古老語言,CCTV大國人文紀錄片稱:“潮汕話是的中國古代漢語的遺存,是中國最古老的官方語言”,潮汕話是古漢語、馬來語、英語混合,是我國九大語系之一,被稱為“古漢語的活化石”。災難歷史內地苦難潮汕人的祖先自古便是因為戰亂而從中原南遷,五胡亂華、安史之亂、靖康之亂。一路逃,本來以為安穩了下來,卻每幾百年就要面對一次族群的大災難,後來抗日時期的屠澄海城也是。抵禦海盜、日寇外,還遭受元軍和清軍兩回大屠殺。中國在歷史上有兩個朝代是被少數民族統治,一個是元朝,一個是清朝。都是從北方打進來,南宋小朝廷和南明政權只能一直向南退,都在省尾國角的潮汕做最後的抗爭。潮汕人信仰頻繁遭遇天災人禍的潮汕人的信仰是寄托在一位位各司其職的神明和先賢。潮汕善堂逐漸演化成集釋、道、儒文化於一爐的帶有宗教色彩的慈善救濟機構。那一句“老爺保號”裡面包含了潮人太多的屈辱與艱辛,是潮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外顯儀式。海外苦難潮人跨海至他國始於宋元,盛於清代。他們與猶太人一樣屢遭排斥,潮汕人在東南亞國家特別是泰國和印尼遭受過幾次類似西方反猶的排華苦難。 台灣著名歌手侯德健的《潮州人》,記述了潮人在越南的遭受的苦難。“東方猶太人”“東方猶太人”之說源於上世紀初泰國國王拉瑪六世《東方猶太人》一書。拉瑪六世在位期間掀起了第一次排華高潮,由於潮汕人在泰國華人中占大多數,這就是這一稱號的由來。海絲文化潮汕是古代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門戶,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前沿,古代潮商遠航貿易的始發地。對外貿易歷史悠久,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一顆璀璨明珠。紅頭船商幫潮商,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貿易上的重要群體,除了出現的時間早、人數眾多外,足跡還遍布海絲沿線各國。重要群體潮汕商幫文化已千年。潮商被譽為華商第一族,成為中國實力強大、影響深遠且沒有斷代的大商幫,堪稱華人世界中最富有的族群。在清朝,潮商與晉商、徽商並列為三大商幫;在當代,出現了李嘉誠、林百欣、謝國民、陳弼臣、黃光裕等商界巨頭。如今,潮汕人中還有大量的網際網路創業者:騰訊馬化騰,豌豆莢王俊煜,禮物說溫城輝,他們是網際網路行業中的行業翹楚,是新生代的優秀創業者。上世紀70年代,潮汕籍國學大師饒宗頤在發表的《海道之絲路與崑崙舶》中第一個提出了“海上絲綢之路”的概念,論述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起因、航線和海舶,廣為國內外學界認同和稱頌。“南澳一號”明代古沉船的發掘打撈成為中國考古事業的又一里程碑,被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列入年度“一號工程”。 2010年的國際博物館日,央視《中國記憶》欄目直播海絲文化遺存“南澳一號”。人數眾多潮汕人跨海至他國始於宋元。繼兩宋出現第一次潮商的移民潮後,明清又出現了兩次移民熱潮,據載僅1782年至1868年這段時期,乘坐紅頭船抵達暹羅的潮商就多達150餘萬,全盛時期民間紅頭船數量達到300多艘。
2013年潮汕“僑批檔案”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的《世界記憶名錄》,約17萬份僑批中,潮汕僑批多達10萬餘件。潮汕僑批具有數量大、民間性和系統性的特點,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經濟等變遷的見證;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真實記錄;是未經人工刻意雕琢的‘史信’。悠久歷史潮汕人善經商史料有明文記載,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海外的潮籍商人,清末民初《清稗類鈔》有一則《潮人善經商》的記述:“潮人善經商,窶空之子,隻身出洋,皮枕氈衾以外無長物。受僱數年,稍稍謀獨立之業,再越數年,幾無不作海外巨商矣。”斯特林·西格雷夫在《龍行天下》一書中說:“潮州人在文化上十分獨特。他們操縱著地球上最有錢、最強大的地下網路,是世界上最早的跨國公司之一。潮汕開始有較明顯的實物輸出跡象約在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00年,參與海上絲綢之路活動的最早實證在西漢中期至東漢,通商海外的開始最晚發生在610年,宋代便有外商到達並經常性往來通商。明代明代廣東潮州府的商民聯合經商於國內外各商埠,兼設立潮州會館,名號潮州八邑。潮州商幫最初出現雛形的時候,只有“潮州三陽”,即宋代潮州下轄的海陽、揭陽、潮陽3縣,即今潮汕三市、豐順、大埔2縣。清代前期史料記載,1684年,清政府終結明朝嚴厲的海禁,所有的船要編號並船頭塗色區分:福建綠色,潮州紅色。潮汕澄海的樟林古港正是紅頭船的發祥地,對外通商的紅頭船雲集。潮商因此又得名“紅頭船”。當時的稅額占廣東全省的1/5。光緒元年(1875年),英國出版的世界地圖已標有樟林的名字,可見其聲名之悠久。在清乾隆三年(1738)豐順建縣的同時期,潮州商幫達到一個鼎盛時代,這是含豐順縣的“潮州八邑”能夠名噪四海,並成為潮州商幫的代稱的真正原因。清乾隆皇帝就曾敕於潮商陳美“天下共商”的牌匾。清代後期第二次鴉片戰爭《天津條約》定潮州為通商口岸,汕頭港於1860年開埠,是一個150年歷史的老港。20世紀30年代,汕頭港吞吐量曾居全國第3位,商業之盛居全國第7位,成為連線穗、港、滬及海外的新興港口。汕頭港至今已與世界57個國家和地區的268個港口有貨物往來。香港開埠初期,在1843年潮商高元盛就創辦了香港第一家南北行的元發行。不久陳煥榮創辦了香港第二家南北行乾泰隆行。19世紀後半期至20世紀初,香港潮人的南北行已經漸成氣候,南北貿易規模巨大,潮商就此崛起於香港乃至華南地區。在戰前,潮商開辦的銀行就達到3家,分別是“四通銀行”、“嘉華銀行”和“香港汕頭銀行”。1944年泰國銀行家陳弼臣在曼谷創立盤谷銀行後,1946年又創立了香港商業銀行;新加坡潮商銀行家連瀛洲在香港設立了“華聯銀行”;泰國潮商的京華銀行也在香港設立了“香港京華銀行”。1948年,潮商廖寶珊創辦了廖創興儲蓄銀行。1949年,莊世平在港創辦南洋商業銀行,半年後他又在澳門籌辦了南通銀行。這兩所銀行承擔了新中國外貿的主要結算業務,有力支持了國內建設。目前,香港潮商控制的上市公司有數十家之多,資產以近萬億計,成為香港資本市場的大戶群體。如今香港的富商巨賈,例如長和董事長李嘉誠、南洋商業銀行創辦人莊世平、中國星集團主席向華強、西泠印社社長饒宗頤、香港亞視榮譽主席林百欣、香港旭日國際集團主席蔡志明等,都是潮汕人中的顆顆明珠。他們擁有潮汕人的全部特質,為潮汕人立足香港做出了榜樣,也讓潮汕文化中勤奮、拼搏、能吃苦的精神滲入了香港社會。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已經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海外潮商帶頭回國投資,積極投身到祖國的經濟建設中。在深圳地產圈,潮汕商幫是一個龐大的存在。據深圳市規劃和土地資源委員會公布的“2014年(2013年度)年檢合格開發企業名單”披露,當時深圳831家房地產開發商前20名的名單中就有佳兆業集團、星河地產、華僑城、和記黃埔、中洲寶城置業、宏發地產等有潮汕背景的企業,占比達35%。位於深圳中心區的住宅中,黃埔雅苑、雅頌居、星河·國際等知名樓盤,均出自潮汕籍地產商之手。深圳潮商中行潮商卡2011年中行廣分推出全國第一張面向全球潮商客戶設計開發的信用卡——“潮商卡”,這是中行針對潮商群體發行的專屬信用卡。該卡依託分布在各地的潮汕商會。目前全球潮商超過1500萬人,三分之二在潮汕以外。全國百富榜中潮商和浙商占比最大,香港、泰國、新加坡首富及歐洲、加拿大和澳洲的華人首富均為潮商。針對這一群體的專屬信用卡通過有效集聚潮商資源實現了對財富資源的細分服務。飲食文化潮汕享有“美食之鄉”的美稱,潮汕菜是廣東菜的三大流派之一,是粵菜主幹,連續三次被官方指定作為中國飲食文化唯一代表參與世博會。2004年潮菜榮獲第五屆全國烹飪技術比賽團體金獎。2009年潮菜烹飪技藝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入選中國國際廣播電台“2014中國城市榜——全球網民推薦的最中國美食城市”。潮汕是聞名遐邇的潮州功夫茶、潮州菜的發源地。潮州工夫茶潮州工夫茶藝是潮汕特有的傳統飲茶習俗,潮汕茶道,是“潮人習尚風雅,舉措高超”的象徵。潮州工夫茶被列入國家級的非遺名錄。優雅實用的潮州工夫茶藝亮相2015米蘭世博會,引來世界各國的遊客驚奇的目光。潮州菜潮菜是中國四大菜系之粵菜主幹,已有數千年的歷史,馳名海內外。潮菜雖是世界名菜、貴菜,實質上是老百姓的菜,屬於粗菜精作,潮菜肥而不膩、淡而有味、食而不胖,注重清淡、注重養生、注重原汁原味。潮菜的制工細緻精巧,素菜葷做、粗菜精做與眾不同。潮菜宴席上多蘸料、醬碟。粵菜主幹潮州菜常見潮菜有:清燉魚翅、生炊龍蝦、上湯焗鮑、紅炆海參、護國素菜、豆醬焗雞、乾炸果肉、豆醬焗蟹、金瓜芋泥、厚朥蚝烙、牛肉丸、豬腸脹糯米、鹵獅頭鵝、雙烹粽球、炒糕粿、油浸鱟粿、水晶球、落湯錢。潮汕美食小吃純粹意義上的美食,應該是小吃一類的食物。以下幾種小吃頗具潮汕代表性。潮汕牛肉丸,潮汕製作的牛肉丸口感爽脆,具有濃郁的牛肉味,特別好吃。潮汕魚丸,吃魚丸子之俗,相傳始於春秋戰國,隨著楚平王南遷,這種食俗便流傳到潮汕。還有許多丸類的潮汕小吃,如豬肉丸、豬肚丸、魚丸、墨斗丸、蝦丸等。潮汕蚝烙,蚝烙”實際即是“蚝煎”,這款傳統小食,歷史十分悠久。泰裕盛老店製作的“蚝烙”口味特別誘人,持續達半個世紀之久。潮汕粿汁,粿汁的特點是具有香馥的稻米香味,經濟可口,製作簡便,是潮州人早晨、午後常吃的點心小食。潮汕卷煎,製作卷煎的原料較多,香噴噴的。潮汕普寧豆乾,用大豆作主要原料的豆製品,普寧豆乾的吃法有煎、焗、炸等。潮汕春餅,潮汕春餅的皮酥脆,餡鹹香,是來潮的客人不可不品嘗的著名小吃。
潮汕腸粉,潮味十足的潮式腸粉,同樣受到人們的歡迎。宗教信仰潮汕民間信仰濃厚,以三山國王、媽祖、祖先信仰和先賢信仰最具代表性,明末潮州首富黃作雨,為報母恩建起中國第一座女性祠堂,成為倡導男女平等的豐碑,已有300多年歷史的著名潮汕女祠。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等宗教。三山國王祖廟位於揭西縣河婆街道,該廟所在地歷史上隸屬潮州府揭陽縣之霖田都,故昔稱潮州“三山神”,也稱霖田祖廟,多稱為三山國王廟,是世界所有三山國王廟的始祖。據統計,國內外現有奉祀三山國王或奉作主神的廟宇16000多座,大陸10000多座,台灣410多座,東南亞180多座。與山神對應的則有富有特色的潮汕媽祖崇拜。由於地處嶺海之間,行船走海三分命。所以,商賈船戶漁民上船前總要到媽宮進香許願,平安歸來時再到媽宮跪拜還願。劇曲潮劇是使用潮州方言和傳統戲曲歌舞演唱故事、表現人物的地方戲曲劇種,屬宋元南戲的一支,有據可考的歷史有446年。它流布於粵東和閩南,並隨華僑足跡傳到東南亞、歐、美、澳等地。2006年,潮劇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音樂潮州音樂潮州音樂,在中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中新社原副社長周秉德,中國畫學會會長龍瑞,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潘魯生,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香港鳳凰衛視高級策劃王魯湘等文化名人、專家在潮州考察民俗活動,並紛紛為潮樂點讚。王魯湘說:“在中國所有的鼓樂中間,我覺得潮州的大鑼鼓是最優美的。”潮州音樂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潮州箏唐宋遺韻潮州箏,潮州箏是中國傳統五大箏派之一,英國出版的《辛格羅夫音樂大辭典》的“中國音樂”詞條中寫道:“中國箏北方以河南、山東學派為代表,南方主要以潮州箏學派為代表。”潮州箏曲也走入高等院校,成為音樂學院必修課程。舞蹈英歌舞潮陽英歌舞源溯明代中葉,以普寧的英歌舞最為聞名,被譽為“英歌舞之鄉”。 2006年,潮陽英歌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蜈蚣舞蜈蚣舞融音樂、舞蹈、武術於一體,觀賞性強,場面壯觀。“蜈蚣舞”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俗潮汕地區具有相同的民俗風情,最具代表性的有成人禮出花園,春節習俗,賽龍舟等。成人禮“出花園”“出花園”這一潮汕成人禮,幾百年來成為孩子成長必經的習俗禮儀。其中有著傳統文化“孝悌”、“感恩”等理念。2009年,潮州“出花園”入選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潮汕春節習俗揭陽春節習俗被文化部公布為“國家民俗節日示範基地”。賽龍舟揭陽賽龍舟活動,已有300多年的歷史。1980年“龍舟賽”被國家體委定為“民間傳統體育項目”。節日普寧國際襯衣節從2001年開始,連續舉辦了六屆國際襯衣節,主導了廣東襯衣流行趨勢發布,使贏得了“襯衣第一市”、“時尚襯衣的王國”、“襯衫製造專家”等美譽,成為國內有口皆碑的襯衣生產基地。
香港潮人盂蘭勝會對於已在香港流傳了一百多年的潮汕人盂蘭勝會,香港特區政府2011年已成功申請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潮人盂蘭勝會(中元節)正是香港潮汕人保護、傳承中華民間傳統文化和文化藝術的一項盛大活動。2011年全港共舉行了50多場規模盛大的盂蘭勝會。新加坡潮州節潮州節分為香港潮州節和新加坡潮州節,活動將從美食、工藝、藝術表演等角度,促進兩地交流。2014年9月27日,新加坡潮州節開幕。新加坡副總理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及內政部長張志賢、中國駐新加坡大使段潔龍出席開幕儀式。新加坡潮州八邑潮州節民藝潮汕民間藝術方面,則多姿多彩。澄海燈謎澄海區“燈謎之鄉”“版畫之鄉”“動物舞蹈之鄉”揚名海內外,澄海燈謎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陽美火把節揭陽陽美漢族人家也有自己的火把節,且源遠流長。旨在祟仰前賢高風亮節,陶冶村民道德情操,弘揚恪守信義、忠孝仁愛美德。“陽美火把節”被列入揭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潮州花燈潮州花燈源於盛唐,興於明至民國初期,是我國民間花燈藝術的奇葩,在國內外有重大的影響力。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潮州青龍廟會潮州青龍古廟,也稱安濟聖王廟,據明《潮州府志 》對其本人事跡記載,他為官清廉,愛國愛民,在民間享有崇高威望,深受當時地方民眾愛戴。幾百年來廟中香火不斷。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潮州歌冊“潮州歌冊”是用潮州方言創作、演唱的長篇敘事韻文,屬說唱文學。2008年,潮州歌冊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潮繡潮州刺繡始於唐代。1982年,潮繡品《九龍屏風》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杯獎。因而,潮繡在全國工藝美術界中產生巨大影響,深受海內外人士的高度讚賞。2006年,潮繡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陽美翡翠玉雕眾所皆知揭陽是一個不產玉的“玉都”,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揭陽陽美翡翠玉雕,是我國民間傳統雕刻藝術的一朵奇葩,蘊含著深厚的民俗價值、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潮州木雕潮汕木雕與黃楊木雕、東陽木雕、福建木雕並稱為我國四大木雕,是根植於民間沃土的藝術奇葩。其精美的藝術魅力名揚世界。2006年潮州木雕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潮州彩瓷燒制技藝清宣統二年(1910年),潮州彩瓷參加了南京南洋勸業會及美國舊金山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獲得高度評價。“堆金牡丹花鳥三百件天球瓶”,榮獲萊比錫國際博覽會金獎。2014年,潮州彩瓷燒制技藝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潮州抽紗潮州抽紗是獨具一格的手工藝品。唐代潮州刺繡極為盛行。1980年榮獲慕尼黑第32屆國際手工業品博覽會金質獎。這是中國手工藝品在國際上榮獲的第一項金獎。1981年又獲國家首屆工藝美術百花獎金杯獎。享有“南國名花”盛譽。2014年,潮州抽紗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潮州楓溪瓷燒制技藝潮州陶瓷製作歷史悠久,技藝卓絕。2008年,楓溪瓷燒制技藝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潮州剪紙潮州剪紙流行於明代,繁榮於清代。2006年,潮州剪紙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大吳泥塑潮州大吳泥塑的歷史可追溯至南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年)。2008年,潮州大吳泥塑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楓溪手拉朱泥壺製作技藝潮州陶瓷製作歷史悠久。楓溪境內曾發現六千多年前的貝丘遺址及陶器,還有唐宋窯址的遺蹟。2014年,楓溪手拉朱泥壺製作技藝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潮州鐵枝木偶戲潮州鐵枝木偶戲是我國木偶藝術的稀有品種,為民族民間寶貴的文化遺產。2006 年,潮州鐵枝木偶戲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潮州嵌瓷潮州嵌瓷是運用各種彩色瓷片剪裁鑲嵌造型,為建築物裝飾或製成單件擺設的特種工藝,被列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旅遊名勝綜述汕頭旅遊一島一山四灣三海灘是汕頭最具代表性的景觀。一島是南澳島;一山是礐石山;四灣三海灘是指青澳灣及海灘、北山灣及海灘、海門灣、龍虎灣及海灘。此外,還有被譽為“嶺南第一僑宅”的陳慈黌故居,觀賞天象的北回歸線標誌塔,逐浪思古的蓮花峰等,南澳縣青澳灣是廣東省兩個A級沐浴海灘之一,素有“東方夏威夷”之稱,金黃柔軟的沙灘綿延2400多米,坡度平緩,沙質潔淨,海水無雜質無污染,是游泳度假的好地方。潮州旅遊潮州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其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有中國四大古橋廣濟橋。有佛教名剎開元寺,紀念唐朝政治家、文學家韓愈的韓文公祠,宜於沿江賞景的鳳凰塔、鳳凰台,堪稱書法寶庫和歷史見證的西湖摩崖石刻,革命勝跡涵碧樓,桑浦山群峰、溫泉,梅林湖及逶迤挺拔的鳳凰山。揭陽旅遊揭陽市風光區有進賢門、黃岐山、關帝廟、桂竹園、石水缸、龍珠馬寺、涵元塔、龍潭飛瀑、石肚溪冰臼群、大洋雲景、城隍廟、雙峰寺。惠來神泉港,附近海上每數年出現一次海市蜃樓奇觀,在嶺南是僅有的。那裡的海角甘泉尤具特色。普寧四季如春素有“水寨之鄉”的美稱。境內盤龍閣、西林古寺、七星洞天、馬嘶岩、南岩古寺、雲石岩、白水岩、浴龍巖、樟崗岩、圓通庵等古剎名寺,無不山清水秀、古木參天。國家A級旅遊景區汕頭南澳是全國唯一的海島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具備旅遊者嚮往的“陽光、海水、沙灘、綠色、清新空氣”五大要素,被海內外專家學者譽為“南中國海上明珠”。中信高爾夫海濱度假村,是潮汕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汕頭市濠江區風光秀麗的龍虎灘上,配套有粵東地區綠化面積最大的四星級度假酒店。蓮華鄉村旅遊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有自然景觀和文化多樣性的景觀型、生態型的鄉村旅遊區。方特歡樂世界·藍水星公園,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處在汕頭東門戶及汕頭東部新城的起點上,占地24萬平方米,年接待能力200萬人次,是粵東地區最大的高科技主題公園。
蓮花峰,位於汕頭市潮陽區海門鎮海濱,景區三面環海,一面靠山,山光海色,是旅遊度假的好地方,2001年成為廣東省首批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潮州市現有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6個,鼓勵積極創建5A 級旅遊景區。望天湖生態農業休閒旅遊區,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位於揭東區白塔鎮廣和草山的望天湖,打造了農業觀光區、鄉村遊樂區、湖濱度假區、生態保育區和中藥茶園區等五大功能區。“亞洲玉都”“中國玉都”,位於揭東區,是廣東省首個購物主題的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占地面積4.4平方公里,陽美玉都每年翡翠玉器的加工銷售量,占全世界中高檔翡翠玉器成品的85%以上,是目前亞洲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玉器翡翠加工基地和貿易市場。京明溫泉度假村位於揭西縣京溪園鎮,是一個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總面積11172畝。揭西縣黃滿寨瀑布群旅遊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這裡四季如春,宛如世外桃源。大北山國家森林公園旅遊度假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大北山生態旅遊產業園基礎設施工程已完成投資1億多元,京明生態城已完成投資近3億元。海島國家森林公園汕頭市南澳島黃花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南澳島西部的黃花山,1993年被批准為全國唯一的海島國家森林公園,是療養避暑勝地。全國重點文物崎碌炮台,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東省汕頭市金平區海濱路20號石炮台公園內。文光塔,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潮陽最重要的歷史文化標誌性建築,也是粵東著名旅遊勝跡之一。東征軍革命史跡陳列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1924年,是汕頭市第一個革命史專題館。潮州市:9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己略黃公祠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該祠位於潮州市義安路鐵巷頭,建於清光緒十三年,是古建築“三絕”中的翹楚。從熙公祠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這座歷時14年竣工的建築以其高超石雕藝術馳名,有著“粵東陳家祠”的美譽。三饒“道韻樓”位於北部山區三饒鎮南聯村,堪稱古建築之瑰寶,2006年5月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許駙馬府,在市區中山路葡萄巷東府埕4號,為北宋宋英宗皇帝之女德安公主之駙馬許珏的府第。1997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濟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潮州古城東門,與趙州橋、洛陽橋、蘆溝橋並稱中國四大古橋。韓文公祠,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家3A級景區,位於潮州市區廣濟橋東岸的筆架山(韓山)麓。為紀念唐代的韓愈而建,是粵東地區著名的文物旅遊勝地。開元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潮州市開元路東段,是粵東規模最大的佛教建築和著名的遊覽勝地。潮州老城古民居建築群,為明代、清代、民國時期建築遺存,是三個時期建築典範和代表,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筆架山潮州窯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潮州市韓江東岸筆架山西麓,根據考古發現,從現存的筆架山窯址來看,10號龍窯大約長79.5米,在宋代,這比景德鎮規模還要大。揭陽學宮,總面積約2萬平方米,占地規模為華南諸學宮之冠,是全國府縣級最大的學宮,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榕武廟,關帝廟位於榕城區天福路,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丁氏光祿公祠(丁日昌故居)位於榕城區元鼎路,丁氏光祿公祠是清代洋務派實幹家丁日昌在全國唯一的舊居。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山國王祖廟額匾霖田祖廟,位於揭西縣河婆鎮,是全世界三山國王廟的發祥地,已被確定為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全國旅遊示範點汕頭市有1個全國首批工農業旅遊示範點:汕頭農業科學園,是汕頭農業高新科技研究基地和展銷中心,學生和青少年農業科技教育實踐基地。潮州現有3個全國工農業旅遊示範基地。國字號風景名勝此外潮汕還有一批國字號風景名勝。汕頭市澄海區不斷完善和開發建設前美村“中國古村落”以及嶺南第一僑宅“陳慈黌故居”的僑文化旅遊區、蓮華鄉村旅遊區、塔山風景區和萊蕪濱海度假旅遊區,前美村被列入“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潮州市潮安區龍湖鎮龍湖古寨被評為中國最美古村落。揭陽市揭西縣京溪園鎮粗坑村被國家旅遊局授予“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揭陽市普寧市洪陽鎮是國家城鄉住房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確認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國字號特產據了解,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一直被譽為國際市場的“綠色通行證”。作為美食之鄉的潮汕擁有17個以上。汕頭市擁有5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南澳牡蠣、金玉三捻橄欖、西臚烏酥楊梅、潮陽姜薯、達濠魚丸。南澳牡蠣,產自南澳縣是廣東省唯一的海島縣,肉質肥美。金玉三捻橄欖,“金玉三捻橄欖”原產於汕頭市金灶鎮,是橄欖中的一個名優特珍稀品種。西臚烏酥楊梅,楊梅是楊梅科楊梅屬的常綠喬木果樹。其優稀品種烏酥核已有六十多年的歷史。銷往中國南方、泰國、新加坡和港澳等地。潮陽姜薯,姜薯為潮陽特產,姜薯體白如雪,口感爽脆。達濠魚丸,傳統名食,達埠為達濠舊稱,尤以魚丸一項著稱,保鮮遠銷港澳地區。潮州市擁有7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潮州柑,鳳凰單叢,高堂菜脯,潮汕橄欖菜,饒平獅頭鵝,嶺頭單叢茶,潮汕貢菜。潮州柑,潮州柑是柑中最有名的世界良種,被譽為“柑桔皇后”,不僅在東南亞揚名,其罐頭製品,也遍銷全世界。鳳凰單叢,鳳凰單叢獲得大量國家級和國際級的金牌冠軍榮譽,例如:1990年被商業部評為全國第一名茶。2002年在國際名茶評比會上獲得八項金獎。2005年7月高峰綠寶牌烏崬八仙單叢在中、日、韓名茶評比中榮獲五星級國際茶王獎。2015年鳳凰單叢茶代表廣東茶獲“百年世博中國名茶金駱駝獎”,是廣東茶在世博會上獲得的唯一最高獎。高堂菜脯,菜脯,即蘿蔔乾。饒平縣高堂鎮黃珀鮮艷,味道香甜,肉厚酥脆等特點而著稱,深受喜愛。潮汕橄欖菜,橄欖菜聞名遐邇,很多外地人吃後也都讚不絕口。饒平獅頭鵝,獅頭鵝為中國農村培育出的最大優良品種鵝,也是世界上的大型鵝之一。
嶺頭單叢茶,又稱白葉單叢茶,產於浮濱鎮嶺頭村的海拔1032米的雙髻娘山。定為國家級茶樹良種。2004年饒平縣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嶺頭單叢茶之鄉”。多次在國際上榮獲殊榮。潮汕貢菜,是美味的醬菜類食品揭陽市擁有中國“蕉柑之鄉、青梅之鄉、青欖之鄉、竹筍之鄉、荔枝之鄉”等國級稱號,擁有5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埔田竹筍、普寧蕉柑、惠來荔枝、普寧青梅、吳厝淮山。吳厝淮山,口感佳、質量優,久煮不爛且粉,其蛋白質含量高,營養價值豐富,有“天然人參”美稱。普寧蕉柑,普寧“中國蕉柑之鄉”,獨特風味、多種保健功效而被譽為“中國一絕”,在國內外極高盛譽。普寧青梅,1995年普寧獲中國農學會、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發展研究部、中國特產報社、經濟日報社農村部聯合授予“中國青梅之鄉”稱號埔田竹筍,揭東 “中國竹筍之鄉”。埔田竹筍歷史悠久,遠近聞名,是優質食用筍。惠來荔枝,惠來2004年被國家林業局評為“中國荔枝之鄉”。最後推薦1件:普寧青欖,橄欖也稱青欖,“中國青欖之鄉”普寧種植面積3千多公頃,總產量4000噸,居全國第一位。 2006年被國家農業部認定為“南亞作物名優基地”。社會事業體育事業潮汕健兒在中國體育界成績頗豐。汕頭就有中國體育“世界冠軍搖籃”的美譽,擁有中國跳水隊汕頭訓練基地、中國汕頭桌球訓練基地,以及省帆板、船艇、射擊等訓練基地。2017年汕頭市在國際和全國比賽中獲得金牌11枚,2016年獲得金牌16枚。2016年揭陽市市體育健兒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獲得金牌2枚。美籍華裔網球選手張德培原籍揭陽市,他在1989年的法網大賽上捧起了冠軍獎盃,成為美國男子網壇34年來第一個奪得法網冠軍的選手,並創造了男子單打最年輕大滿貫賽冠軍的年齡紀錄。高等教育城市院校名稱辦學層次 汕頭汕頭大學本科、碩士、博士汕頭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本科汕頭汕頭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專科汕頭汕頭衛生健康學院高職專科(籌建)潮州韓山師範學院本科潮州韓山師範學院陶瓷學院專科(籌建)潮州韓山師範學院潮州師範分院專科(籌建)潮州潮汕大學本科(籌建)揭陽揭陽職業技術學院專科揭陽潮汕職業技術學院專科揭陽中德雙元套用科技大學專科(籌建)揭陽廣東醫藥健康職業學院專科(籌建)揭陽揭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專科(籌建)交通運輸歷史1906年11月潮汕鐵路正式通車,成為中國第一條民營鐵路,1939年被日軍破壞,潮汕鐵路共存在了33 年。航空揭陽潮汕國際機場:粵東的民用機場,是廣東第三大機場(區域性樞紐機場),飛行等級4D(遠期4E),位於揭陽市登崗鎮。汕頭外砂機場:原屬軍民兩用機場,2011年12月15日,汕頭機場民航業務全面轉場至揭陽後,該機場全部轉為軍用,不再作為民航用途。
普寧市維平機場,普寧市吉之旅航空基地:粵東最大直升飛機場,用於貨運 國防高鐵廈深高鐵:廈深鐵路是中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四縱四橫”快速客運通道的“一縱”——東南沿海客運專線(杭福深客運專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廈深鐵路北起廈門,經漳州、潮州、普寧、汕頭、汕尾、惠州引入深圳,在潮汕設潮汕站,普寧站,饒平站,潮陽站,葵潭站。梅汕高鐵(在建):即廣梅汕客運專線梅州至潮汕段,在潮汕設揭陽潮汕機場站、潮汕站、汕頭站。鐵路廣梅汕鐵路:穿越粵中、粵東山區,挺進潮汕平原,是一條貫穿中國廣東中部和東部的鐵路。在潮汕設揭陽站、揭東站、潮州站、汕頭北站、汕頭站。潮汕地區的美景粵東疏港鐵路:由汕頭疏港鐵路、揭陽疏港鐵路、潮州港疏港鐵路組成。粵東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線網總長約332公里。公路高速公路:深汕高速、汕汾高速(深汕、汕汾高速均屬於國家高速G15瀋海高速)、揭普惠高速公路、經過潮汕機場的汕梅高速(G78汕昆高速)、以及在建或規劃的S14汕湛高速、潮惠高速(S20潮莞高速潮州至惠州段)、S13揭惠高速、同城化環線高速等。幹線公路:廣汕線(324國道) 普惠線(238國道)汕揭線(206國道) 省道236線 省道237線 省道238線航運汕頭港:位於廣東省東部沿海,是中國沿海5個港口群中的主要港口之一,擁有5000噸級以上泊位38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16個。與世界58個國家和地區的272個港口有貨運往來,擔負著粵東、閩西南、贛南地區對外貿易進出貨物的運輸。潮州港:東臨台灣海峽,距台灣高雄市186海里,是廣東省距台灣省最近的地區,港口至汕頭36海里、至廈門98海里、至香港192海里、至廣州308海里,至新加坡、曼谷等東南亞國家港口都在1700海里之內。揭陽港:包括神泉、靖海、資深等優良港口。城市榮譽汕頭市榮譽中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中國“全國主要港口城市”粵東中心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中國品牌經濟城市2012年中國城市信息化50強國家智慧財產權工作示範城市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中國“全國雙擁模範城”中國文具生產基地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潮州市榮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瓷都中國婚紗晚禮服名城中國潮州菜之鄉中國民族民間藝術之鄉中國日用陶瓷出口之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紅軍茶之鄉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城市國家日用陶瓷特色產業基地
中國不鏽鋼製品之鄉中國工藝美術之都最中國美食城市中國著名僑鄉國家重點工藝美術城市中國陶瓷出口基地揭陽市榮譽中國優秀開發區(揭東經濟開發試驗區)廣東省火炬計畫模具和塑膠製品特色產業基地(揭陽經濟開發試驗區)中國塑膠時尚鞋之都中國五金基地市亞洲玉都、中國玉都中國能源工業大縣(惠來縣)對外交流友好城市汕頭市國際友好城市4個:日本岸和田市、加拿大聖約翰市、越南芹苴市、以色列海法市。國際友好交流城市8個:泰國曼谷市、韓國平澤市、澳大利亞費菲市、馬來西亞新山市、美國華盛頓州費德勒爾韋市、哥斯大黎加蓬塔雷納斯市、阿爾巴尼亞都拉斯市、加彭共和國利伯維爾市。揭陽市國際友好城市3個:泰國南邦市、泰國北柳市、美國安大略市。國際友好城市2個:黑龍江省鶴崗市、遼寧鐵嶺市。潮州市潮州市與泰王國曼谷市簽署了發展友好城市關係諒解備,2005年7月,原泰王國總理他信·欽那瓦及其率領的泰國訪華團,泰王國曼谷市市長阿披叻及其率領的曼谷市政府代表團蒞潮訪問。潮汕社團根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現有各類潮汕籍貫社團組織173個。常見的有:潮州會館潮汕商會國際潮團聯誼年會國際潮青聯誼年會國際潮籍博士聯合會